來源:生物探索/王煊
由新型冠狀病毒(SARS-CoV-2)引起的新冠肺炎(COVID-19)目前仍在全球范圍內大流行。目前除SARS-CoV-2外,已知有六種冠狀病毒可感染人類,并且這些病毒都會在感染的患者中觸發(fā)抗體和T細胞反應。由于先前病原體誘導的記憶T細胞可影響后續(xù)人們對病毒的易感性和臨床嚴重性,因此了解人體中可能存在的識別SARS-CoV-2的記憶T細胞極為重要。
2020年7月15日,來自杜克-新加坡國立大學醫(yī)學院的研究團隊在《Nature》上發(fā)表了COVID-19的最新研究成果,首次揭示了COVID-19恢復期中SARS-CoV-2的結構性(核衣殼蛋白,NP)和非結構性(ORF1的NSP-7和NSP13)區(qū)域的T細胞應答,發(fā)現(xiàn)了可識別NP蛋白的CD4和CD8T細胞的存在。意外的是,在未感染人群中也檢測到了該SARS-CoV-2特異性T細胞,而且SARS康復患者中的特異T細胞與SARS-CoV-2具有強大交叉反應性。這表明,β冠狀病毒感染可誘導人體產(chǎn)生對結構蛋白NP的多特異性和持久的T細胞免疫。
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0-2550-z
為研究SARS-CoV-2特異性T細胞,研究人員從輕度到重度COVID-19康復個體中收集了共36份外周血,研究了細胞對SARS-CoV-2蛋白質組的選定結構性(核衣殼蛋白-NP)和非結構蛋白的反應,這兩種蛋白在不同的β冠狀病毒之間高度同源甚至完全同源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在幾乎所有個體中,其外周血單個核細胞(PBMC)均可以針對SARS-CoV-2的多個區(qū)域識別出NP特異性應答,并且從中檢測到清晰的CD4和/或CD8T細胞群,產(chǎn)生IFN-γ和/或TNF-α。
COVID-19康復患者中的sars-cov-2特異性反應
隨后,研究人員對這種獲得性免疫是否能夠持久進行了探索。他們從23名SARS康復的患者中收集了SARS-CoV-1感染后17年的PBMC,并測試了它們是否仍然具有對SARS-CoV-1具有反應性的細胞,以及這些細胞是否對SARS-CoV-2具有交叉反應性。
結果表明,在SARS康復17年后,人體內仍然存在對SARS-CoV-1產(chǎn)生IFN-γ反應的特異性T細胞,并且?guī)缀踔患性贜P區(qū)域。其中,有7份PBMC對SARS-CoV-2NP肽會產(chǎn)生反應性細胞的清晰而堅固的擴增,即對SARS-CoV-2具有交叉反應性。這表明,由β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特異性T細胞是長期存在的,而相關的病毒感染后產(chǎn)生的持久性T細胞或許能夠預防或改變SARS-CoV-2感染引起的病理。
SARS-CoV-2交叉反應存在于SARS康復患者中
為了探索這種可能性,研究人員在37位SARS-CoV-1/2未暴露的個體中檢測了其對SARS-CoV-2的NP和NSP7/13肽的反應性IFN-γ反應,發(fā)現(xiàn)有19位可檢測到SARS-CoV-2特異性IFN-γ反應,即SARS-CoV-2特異性T細胞。進一步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未感染人員中的SARS-CoV-2T細胞表現(xiàn)出不同的免疫優(yōu)勢模式,主要以NP結構蛋白和ORF-1編碼的蛋白NSP7和13為靶點。NSP7特異性T細胞的表位表征顯示與“普通感冒”人類冠狀病毒具有低同源性的蛋白質片段的識別,但在動物β冠狀病毒中是保守的。
未感染個體中的SARS-CoV-2應答的免疫優(yōu)勢
研究人員表示,這項研究有助于了解一般人群中現(xiàn)存的NP和ORF-1特異性T細胞如何影響SARS-CoV-2感染的易感性和發(fā)病機理,這對于當前COVID-19大流行的管理至關重要。
參考資料:
[1]SARS-CoV-2-specificTcellimmunityincasesofCOVID-19andSARS,anduninfectedcontrols